燃文小说网

第四章 熟悉地形(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这几天,胡孝民北到吴淞江的曹家渡、大夏大学,西到上海西站,南到徐家汇,东到黄浦江,将整个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沪西的地形熟悉了一遍。

但极司菲尔路76号附近,他却只转了一圈。不是他不想了解,而是周围暗探实在太多。76号非常警觉,生人只要多露面几次,就会被跟踪。

至于探访76号内部,胡孝民已经断了这个念头。搜集情报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为熟悉沪西的地形,他经常乘坐人力车,或者坐出租汽车,甚至,他会化装成乞丐。

他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就算来上海前,已研究过上海的地图。但地图与实际地形,还是差别很大。胡孝民觉得,准备得越充足,计划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曹炳生的钱包和那把勃郎宁手枪,他没有上缴,军统也没有一切缴获归公的习惯。就算钱鹤庭以后知道,也应该不会追究。

胡孝民到上海后,除了领取薪水后,基本没有活动经费。每一分钱,他都要用到实处。钱包里有五十多元,除了保证自己的正常开销外,他给自己准备了两个安全屋。

一处在延年坊7号,在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东头,靠近海格路。这里距离愚园路不远,成为他在附近侦查的一个据点。所有化装的东西,全部放在这里。另外一处靠近苏州河,算是备用据点。

经过这么一折腾,胡孝民基本真成穷光蛋了。

至于曹炳生的那把勃郎宁1910型手枪,胡孝民去五金店买了把锉刀,将枪号锉掉,那把勃郎宁手枪,就算易主了。

法租界无论是华籍,还是安南籍巡捕,甚至包括法籍巡捕、水上巡捕,都使用比利时生产的勃郎宁枪械。华籍和安南巡捕,一般使用9mm口径的勃郎宁m1903型手枪。包打听及法籍巡捕使用7.65口径的勃郎宁m1900型手枪和7.65口径勃郎宁m1910型手枪,俗称:枪牌手枪。

作为一名特工,武器多多益善。特别是对他而言,有时使用军统的枪支并不方便。再说了,勃郎宁手枪在黑市很抢手,几乎相当于硬通货。

除了极司菲尔路76号附近,还有愚园路433弄5号,也是胡孝民的重要目标。这是顾家的别墅。愚园路很多别墅公馆,各家都有佣人,也不怎么来往,陌生人出入都不那么引人注目。

顾慧英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门,一般坐顾志仁的便车,到极司菲尔路55号的招待所下车。她对外宣传,在招待所上班。顾志仁送她上班后,再去哈同路122弄2号的志华纺织厂。

但下班时,经常有人开车送她,偶尔,还要吃了晚饭才回来。只要回到家里,她一般倒不再出门。

胡孝民观察了三天,有两天是陈明楚送回来的。这让胡孝民很是忧心,顾慧英与陈明楚,不会有特殊关系吧?

胡孝民与顾慧英虽自小指腹为婚,但那只是他父亲与顾慧英父亲的笑谈,可当真,也可不当真。

钱鹤庭给他的资料,顾慧英还没结婚,可没说她没有心上人啊?顾慧英既然落了水,为了攀炎附热,嫁个汉奸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得调整入角炮计划才行了。

胡孝民现在算看出来了,钱鹤庭估计是看了自己的档案后,心血来潮才制定了这么一个计划。还让自己完善计划,也就是说,这个计划漏洞百出,全靠他自己修补呗。

至于经费、人员支持,恐怕也是没有的。甚至,上峰对这个计划都不甚重视。

入角炮计划成不成功,胡孝民并不担心,他只希望自己的档案能列入机密,如果送重庆保存就最好了。

不管如何担忧,入角炮计划已经启动,只能执行下去。不管计划如何简陋,也不管上面会不会重视,胡孝民都必须让计划成功。

为了掌握顾慧英的真实心态,胡孝民只能另辟蹊径。他在顾慧英下班时,分别在极司菲尔路55号的招待所门外、愚园路433弄5号对面,分别观察顾慧英的表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燃文小说网【ranwen7.com】第一时间更新《孤岛谍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清末土司王谍海无名明末:边军不退(HP)Forgive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乱世种田日常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金玉满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明风流大唐小说家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继兄不善玄天宗修行记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战风云录:大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水浒做奸商春枝缠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