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燃文小说网】地址:ranwen7.com
我当年练剑是从“崩剑”开始的,父亲对形意剑法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候父亲的一些看法也影响了我,因此我学剑的时候,是从“崩剑”开始的。但是我记忆最深刻却是父亲演示的剑法。
自从那时候我学了“悬丝劈剑”,就觉得这个练习方法很好,那时候没少在这个“劈崩剑”上下功夫,在练习一段时间以后,觉得出手渐渐的准确,也有了点力量,心里边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学剑的时候,用的是一对木剑,因为少年心性,总想感觉拿着真正的宝剑练剑的感觉,在随师父练剑的时候,我也曾用师兄弟的宝剑感觉了一下。
那天我记得大家散的比较早四顾无人,我就借了一把宝剑练练“崩剑”的式子,好像还走了一路“五行连环剑”,真正的练习宝剑和木剑拿在手中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练习剑是金属的,在刺出一剑的时候,剑尖会微微的抖动,木剑却不会这样,这种刺出一剑,剑尖微微抖动的感觉很好。借剑的师兄弟说我的“崩剑”练的不错,我感到很开心。
我觉得这都是“悬丝”练剑的功劳,是这种经常做的练习,才使自己的手控制宝剑的能力增加,手臂和腕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实练剑和书法有很多共通之处,起笔、顿笔、藏锋,手腕要牢牢的把毛笔掌握在手里。形意剑最忌讳的是发力过猛收式不住,在发力之前就要想着收,否则剑不会停顿在它该停顿的地方。
当晚我和父亲在出去练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记得是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晚风习习,在练武场的一角,我独自在演练着剑法,父亲练了一会儿拳,然后饶有兴趣的看着我练剑。父亲平时是不看我练拳练剑的,也许是我的剑法中还有不少的毛病吧,一路剑法收式以后,我急忙去向父亲请教。
当时父亲说,我的剑法中规中矩,虽然剑式还可以,但是缺少一丝“灵动”。父亲的话一出口,我就陷入了迷惘,“灵动”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真的理解它,把这个词带进自己的剑法,却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父亲看出了我的迷惘,他好像也觉得,这样的表述很难让我理解,就拿过我的那对木剑,给了我一把,然后做了一个半转身的剑式,让我刺一剑试试看。
这样实际学习的机会实在难得,我连忙接过了木剑,用“崩剑”的姿势,向父亲的后背刺出一剑,因为是第一次做这样的练习,我出剑的速度不是很快。
父亲亮的是一个败式,把大部分脊背冲着我,我一剑刺出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转身的动作,然后劈出一剑,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这个转身的剑式做的也并不是很快,这时候我的“崩剑”已经出手,父亲手中木剑的三寸剑锋恰恰的停在了我的手腕上方。
劈剑对崩剑!
当时少年心性,我觉得父亲的剑能点到我的手腕,完全是因为我出剑比较慢的原因,因此我有接连试了两次还是不行,父亲的剑总是能及时的点劈到我的手腕上。当时我是上步一剑直刺,父亲是转身背对着我,他需要转身出剑来点我的手腕,但是为什么他转身出剑的速度能快过我的挺剑一刺呢?
当时父亲提示了一句,注意我脚下的步伐!我当时回味过来,这次不看父亲的身法,而注意他脚下的变化,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在我移动步伐上步的同时,父亲的脚下也动了,他随着我的步伐来走,这个转身不是身体慢慢的拧转,竟好像是一个跳步直接转过身来的。
这就是“回身剑”的奥秘,那一晚、那一剑使我收获良多!
现在我整理思绪,把这一剑的奥秘慢慢的回忆出来,献给喜欢形意拳剑的诸君吧!
父亲用的那一剑,说穿了并不神秘,其实就是劈剑的转身,和劈拳的转身一样,前脚一扣步,身体就转过来了,马上可以出手还击,劈剑的转身也是一样,不一样的是功力造成的奇迹。
当时我虽然练剑,但那时候少年心性,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练,根本提不到体悟剑法的内涵,脚下的步伐生硬,这是出剑不赢人最重要的地方。我出的是“崩剑”,“崩剑”和“崩拳”一样,就是一个挺剑直刺的动作,但是人的手臂加上剑的长度也就是两米远近,敌人要站在三丈开外呢?
那就需要你“奔行几步”行到敌人面前,然后挺剑刺出,这个“奔行几步”是需要练习的,那时候我所欠缺的就是这方面的训练,许多人练形意拳打不了人,放不出人去也是缺乏这样的步伐训练。然后我再说说“转身”,当晚我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个转身劈剑的训练方法,这个方法我在前文讲过,就是“悬丝劈剑”之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剑尖上的国术》转载请注明来源:燃文小说网ranwen7.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