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凌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燃文小说网ranwen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5年的春天,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推剑式”,如今回想起来,大约是在我学剑半年左右的时间,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记得那年柳树刚刚长出了嫩绿的小叶芽,一抹新绿妆点着初春时节,形意剑练的稍微有了一点味道一点进步,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在练功的地方我选了一株小小的柳树,只为亲近那一抹新绿,在练剑的时候,我是舍不得碰到小树的。这个“推剑式”在初学的时候,还是找一个目标为好,父亲说,初学的时候有了目标,出剑就不会“空”,那时候我对这个说法不是很理解,如今看来对着目标练剑是初学的一个好方法。
初次学这个剑式的时候,父亲亲自做了示范,手中拿着我的木剑,做了一个标准的左三体式,右手持剑在腹前,剑尖斜斜上挑,左手做成剑指,轻轻的搭在右手的腕脉处,然后父亲做了一个“立剑”的动作,手腕慢慢上提,把剑尖竖立起来,让剑尖指向天空,剑与身体呈平行的状态,然后右手腕缓慢的向外摆,当摆动到剑身基本与地面平行的时候,这时右手手心朝上手背朝下,持剑缓慢的向前平推。
父亲的前方就是我选的那棵小柳树,父亲脚下的步伐随着剑向前平推,左脚向前上了一小步,在剑身平推到小树面前一寸处的时候,父亲的脚下已经变成了左弓步。
这个“推剑式”不是很难,我很快就学会了,父亲言明这个“推剑式”的力要放在“剑格处”,也就是剑的手柄与剑身连接的那一段。此为“顺水推舟”之技,是顺着敌人兵刃的来势,或粘、或缠、然后一剑“平推”而出,重创敌人的剑式,在练的时候,先要慢慢的感觉脚下的步伐,让“推剑”的动作合上自己出腿变弓步的“拍节”,推出一剑以后,然后在收腿收式回到三体式持剑的姿势。
接着父亲右演示了“上步推剑”,这次父亲调整了与小柳树之间的距离,站得更远了一些,我仔细看了父亲的步伐,这次父亲在出推剑的时候,是在左三体式持剑的基础上,左脚先向前进了一小步,然后右脚超过左脚向前方上一大步,变成了右弓步推剑。剑身依旧停留在距离小柳树树身一寸的位置上。
这个“上步推剑式”就比较难了,因为多了上步的步伐,我练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勉强过关,有了这个练习首先我觉得我对距离把握的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脚下的步伐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也觉得有了一丝的“灵动”。
谜底是在今后的练习中揭开的,在练习五行剑的“横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快就能找到“横剑”的感觉。横剑更多的是利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手腕的力量,这就要求你握剑的手骨节要有力,在行剑的时候才能找到周身一体那个“合劲”
形意剑要“柔练”,因为“柔”里边藏着“变化”,藏着“机巧”。这是父亲的话,我觉得对初学剑法的我还是很有帮助的。初练剑法首先就是明阴阳懂虚实,其实这些初练的剑式里边,就藏着这些机巧。
三体式一出,其实就是“一杆秤”。这杆“秤”不是现在的电子秤,而是那种有秤杆、准星、有秤砣的“老秤”。比如你做出三体式,其实这一摆就是“一杆秤”,前手前腿就是“秤杆”的稍节,后手后腿就是“秤砣”,“头势”引领着脊椎,其实就是“提称”的那个点,不管敌人给你的前手施加多大的力,“以头领身”身势一动,后手后腿这个“秤砣”就把它化解了。
秤砣虽小压千斤!
这杆“秤”你也可以理解成“枪”,练形意拳的人手里没拿着枪,也没拿着剑,但是他心里有,敌人其实就是他的兵刃,你一拳打来,他就拿你的胳膊当大枪,两手一接一推一送,你就出去了,把敌人的整体当成他自己的枪,当成自己的剑,如果自己手中拿着枪、剑,那就是“以枪用枪”,“以剑用剑了”,这里边有深邃的道理可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十九世纪女裁缝》《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赛博朋克:2075》《松田的酒厂二周目》《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笔记阁】《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文明之万象王座》《破云2吞海》《阵问长生》